close

3歲半的Kai弟,正值人生第一個叛逆期,有時被他歡必罷的情緒搞得頭很大!甚至還會忍不住的想要打人了!所以想提案時,就提了一個「小孩歡必罷」的情緒問題,希望藉由採訪,順便解決Ting媽的麻煩事。此次採訪的達人就是大樹(趙崇甫老師~老師真的很親切,也很有耐心的解答Ting媽提出的問題,貼心的大樹老師還擔心他說的不夠明白,Ting媽會聽不懂,寫不出稿子!哈哈哈~甚至看到Ting媽採訪時,沒有錄下談話內容,只是在筆記本上「亂塗鴉」式的寫下重點,讓大樹老師好擔心啊~哈哈哈!殊不知,Ting媽在採訪圈早已打滾了至少15年,早就練就一身功力,採訪完全不用錄音,大多可以記在腦子裡的。(以下文章刊登於自由時報生活週報2015年1月3日(六) E20、21版)

W3.jpg 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前言:當孩子出現「歡必罷」的哭鬧、耍賴、侮逆等情緒反應時,別生氣!面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,家長應該如何因應?又該如何導正?以下教養技巧,不可不知!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採訪達人

趙崇甫(大樹老師)/到府育兒諮詢顧問、育兒Q&A講座講師、八年幼兒園服務經驗、A.M.I.蒙特梭利0~3歲幼兒合格指導員國際證照

部落格:http://unclebigtree.blogspot.tw/

臉書社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unclebigtree/

「當孩子還是嬰兒時,不會使用言語表達,就直接用「哭」方式,讓大人察覺有問題,大人只好自行找出問題解決。隨著孩子漸漸長大,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或意見,卻忘了孩子的語言能力還在發展階段,當然會有無法表達想法或說出意見的時候,當孩子選擇以尖叫、哀嚎、哭泣或拳打腳踢等情緒表達,就認為孩子又在「歡必罷」地鬧情緒了。其實,孩子的情緒反應很真實,也很直接,孩子願意抒發情緒或表達意見,對家長來說是件好事!」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4個步驟搞定孩子的情緒

STEP 1 冷靜,不要急著抓狂!

當孩子開始「歡必罷」的哭鬧、耍賴、侮逆時,不要急著開扁或制止孩子的無理取鬧,孩子願意透過激烈的情緒反應,表達意見或爭取認同,未嘗不是一件好事。只是孩子還小,表達能力還在發展階段,無法用言語清楚傳達訊息,所以只好用較強烈的情緒表示,吸引大人的注意。

POINT1:當孩子的尖叫、哭泣、打人的情緒一來時,給予足夠的時間宣洩,不必一味馬上制止。若是在公眾場合,擔心影響其他人,可以迅速將孩子帶離現場,並且在「安全」又「安靜」的環境中,例如樓梯間、親子廁所等,讓孩子宣洩完情緒。

POINT 2:孩子都知道,哀嚎、哭泣、拳打腳踢等激烈的情緒反應,才能吸引大人注意的有效反應,所以平時可以設計「暗號」或「辭彙」,當作停止哭泣的密語,先讓孩子將情緒平穩下來。

STEP 2 觀察,找出情緒化原因!

當孩子正在發洩情緒或試著將情緒穩定下來時,可以先「倒帶回想」並仔細推敲鬧情緒的前因後果,或者多花時間「觀察」孩子到底想要做什麼,孩子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情緒爆發,若能在孩子開口說出原因之前,就先找到讓孩子鬧情緒的原因或癥結點,會讓孩子覺得原來有被發現或注意,而不是什麼都不知道,這樣孩子也會覺得沒有再鬧情緒的必要。

POINT 1:當孩子正在發洩情緒時,可以試著給孩子發洩的時間與空間。例如,當孩子拳打腳踢的鬧情緒時,可以給他一個枕頭或布娃,讓他出氣。也可以隨他在自己的房間裡亂吼、尖叫,適度宣洩不良情緒。

POINT 2:當孩子試著冷靜下來時,可以先給予正向的肯定。例如:「媽媽一定會聽你說,只要你冷靜下來,媽媽一定會幫你。」避免出現強迫或威脅的語言,比如「媽媽等妳靜下來才願意理妳、聽妳說話,這樣哭鬧媽咪不會理妳的。」

STEP 3 傾聽,試著以同理心了解!

就算已經找出孩子情緒化的原因,也要先以同理心的態度,接納孩子的情緒、傾聽他的原由。也可以先發制人,在孩子情緒趨於平緩時,讓孩子知道你願意理解他的感受,可以明白地說出孩子當時的感受,幫助孩子察覺自己的情緒,例如:「看你哭得這麼傷心,一定很難過,對不對?」、「我知道你很生氣!」當孩子知道你接納了他的情緒,也就會願意試著說出他的意見或想法。

POINT 1:同理孩子的情緒化,並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為,伴隨著情緒出現的行為會有對錯之分,所以不該放任孩子把情緒表現當成對父母予取予求的手段。要讓孩子明白,不當的行為是必須被規範。

POINT 2:若孩子年齡較小,還無法清楚言語,可以利用小小孩對新事物的好奇心,讓孩子把注意力從不愉快的事情上轉移到新奇、有趣的事物上,先轉移注意力。

STEP 4 引導,培養控制情緒!

確認孩子的情緒已經宣洩完畢後,也願意開口應答,即可讓孩子試著說明情緒化的原因,或用開放性的提問方式,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或形容感覺,釐清情緒背後的原因,只要找到情緒反應的真正原因,就能讓孩子還原理性,有了理性的孩子,就會接受指導,甚至認識與改正不恰當的行為,進而思考解決方法。

POINT 1:若孩子不願主動開口說明原因,可以主動地引導孩子開口說話。例如:「今天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?」、「你怎麽了,有什麽不開心的事嗎?講給爸爸聽吧!」如此能讓孩子在傾訴的過程中,提升表達情緒的能力,學到描述情緒的字眼。

POINT2:透過引導的過程,讓孩子理解情緒來時,不能以打人、踢人或尖叫等行為,發洩情緒。例如:「玩具被同學玩壞了,你覺得很生氣。但是你打人沒辦法讓玩具恢復原狀。我們一起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,好不好?」此時是灌輸規則與訓誡說教的好時機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讀者來信解答

Q1:我兒子2Y9M,最近這一個月,只要不順他的意或阻止他做某件事情,他就會回答:「我要打把拔拔」,然後真的去打爸爸,該如何是好?(高雄市 貝果媽)

Q2:家中有一小男孩,目前1歲5個月大,從去年到現在,若有不如意,不順其意,例如:晚上想出去外面,跟他說明天早上再出去,或是阻止他做某件事情,他就會拿自己的頭去敲地板,然後哇哇大哭....大人會再去抱他秀秀與呼呼。若他想敲地板時,我跟爸爸媽媽都會制止他說「不行,這樣頭會痛痛!」但都無效,下一次他還是要敲。該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?(新北市 蔡秋怡)

A:大樹老師表示,小小孩們都在學習如何面對挫折,所以一開始孩子不知道該如何消化和處理這樣的情緒,所以就用原始的方式,以打人或是自虐的方式,表達我不要這個感覺,我不想要事情變成這樣。孩子透過這些動作發洩自己的情緒。其中Q2的孩子又更小,會說的辭彙更少,卻以傷害自己的方式表達,此時大人可以在家中鋪軟墊,製一個安全的環境,先確保孩子的安全。Q1的孩子較大,先保護被打者的安全,同時讓孩子們都試著讓情緒冷靜下來,並找出情緒爆發原因,其中連話都還不大會說的Q2的孩子,是不是有可能希望被大人抱抱,或是有什麼需求需要滿足。

同樣的,為了減少和孩子之間的對立與衝突,大人要學習「用可以代替不可以」,若孩子又要出手打人時,可以抓著孩子的手,溫柔而堅定的說:「需要幫忙管手嗎?」、「你不想要我管,你可以說放開我!」、「若你沒辦法管好你的手,我幫你管吧!」若孩子要用頭敲地板,可以跟孩子訴說大人的感受,例如「你這樣會痛痛,媽媽會覺得難過!」,千萬不要再說「不」,也暫時先不要說理,等孩子冷靜之後再說。重點是讓孩子體驗到自己的行為後果,會讓別人受傷或難過,慢慢讓孩子學習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。

最後提醒,大人平常應該注意自己與家人互動的情感表現,因為此時期的孩子,模仿能力很強,不要讓孩子有不當學習的榜樣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 PS:以上文章版權所有為自由時報,請勿盜用!謝謝~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Ting媽 & Kai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